激光雷达大洗牌:海外大厂败北中国“卷王”笑到最后

2024-10-11

  前者是ADAS巨头,其决定于 2024 年底解散激光雷达研发部门;后者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最近宣布将裁员 30%,以此完成重组生产部门的计划。

  两家企业作为激光雷达的坚定拥趸者,星空体育官网此时选择精简业务,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

  Mobileye 对外公布的原因是,感知能力增强、成像雷达清晰度提高和第三方ToF激光雷达降本效果好于预期。

  换言之,其投入重金自研的 FMCW 激光雷达路径,在更好的替代方案面前,没有必要了。

  而 Luminar 更多的是一种生存压力,公司市值蒸发 96% 后,从最高峰的 120 亿美元直接跌至4.5 亿美元,在退市边缘如履薄冰,8 月份,还被曝出财务造假的丑闻。

  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重塑了激光雷达市场的新面貌,在一众激光雷达厂商倒下、消弭的同时,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中,速腾、禾赛、图达通、华为崛起,吞下了全球超 80%的市场份额,其中,为首的速腾、禾赛占据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了 50%。

  这种头部效应很快发酵至盈利层面,禾赛、速腾甚至分别定下了在今年第四季度、明年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这意味着两家企业都将构建出一条正向经营的发展曲线,进而维稳地位。

  不出意外,激光雷达行业大格局初现,在强者恒强的情形下,留给其它玩家出线的机率,少之又少了。

  它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基于 ToF/FMCW 测距方式,获得目标物置、速度等特征数据。

  相比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它具备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广、受光线影响小、响应速度灵敏等优点。

  这种「开挂」般的武器,让一众企业吃到甜头,得到资本的不断押注。但也让这些企业吃到痛堑,不得已将激光雷达彻底放弃。

  Ouster 于 2021 年上市后,一年时间内股价跌至 1 美元。次年,它选择与激光雷达老牌企业 Velodyne 合并,但二者并未做到 1+1 大于 2,反倒是难兄难弟在报团取暖,此后,Ouster 并未得到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眷顾,而是在机器人及工业领域寻找机遇。

  而 AEye、Aeva、Cepton、Luminar、Innoviz 等其他企业的命运大差不差,股价同样告别了巅峰时期,处于净亏损状态。截至 10 月 9 日,Luminar、Innoviz 的股价都在 1 美元左右徘徊。

  Luminar 定点了沃尔沃的纯电旗舰 SUV EX90 项目,量产时间屡屡推迟,直到今年下半年,才宣布交付首批产品;Innoviz 则是定点了宝马 iNEXT 车型,但截至目前,Innoviz 仍未实现规模化前装交付;Cepton 定点了通用汽车,将在 2023-2027 年为通用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平台提供激光雷达,但去年 12 月,通用取消了 Cepton 的项目合作。

  第二类是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在深耕自动驾驶业务之余,开辟了激光雷达的自研通道。比如 Waymo、博世、Mobileye 等。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企业都在自研激光雷达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取得了一定进展。

  Waymo 在这件事上花费十年时间,并在 2020 年成功把激光雷达的价格从 7.5 万美元降至 7500 美元;博世用 3 年时间研究出的车规级长距离激光雷达,也进入了量产开发阶段;而 Mobileye 在 2015 年就开始自研激光雷达技术,并于 2021 年 CES 上展出了 L4 方案,其中就包含了基于 FMCW 技术路径的激光雷达。

  结果是,三家企业都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放弃了自研激光雷达这件事,原因是:不划算。

  即博世认为,目前研究的激光雷达产品,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较远距离,投入产出比太慢,他们将选择将资源投入到其它雷达的研发中。

  事实上,大厂的思维定势一贯是不做亏本买卖,在有 Plan B 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在一条道上钻牛角尖。

  大疆在布局智能驾驶业务时,就孵化了一家子公司「览沃科技」,专做激光雷达。

  览沃也没有辜负大疆的期待,在 2020 年 CES 上发布了「Horizon 地平线 两款产品,搭载的是原创的棱镜旋转扫描方案,定价均在千元级别。其中,Horizon 系列还拿下了小鹏 P5 的定点订单。

  好景不长,2022 年,览沃在激光雷达的业务重心从车载领域转向了工业、无人物流领域,此后基本退出了车载激光雷达市场。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激光雷达的破局之路,无非是指,激光雷达在规模化和市场化上必须逾越的四座大山:价值、成本、可靠性与可量产性。

  Mobileye 坚持的FMCW技术原理,是通过发射光线的频率差,间接获得飞行时间来反推出距离,这种方式抗干扰能力更强、分辨率高,但仍处于发展初期。

  而与之相对的是主流的TOF测距方式,通过光源发射、返回的时间差得到目标物信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FMCW 都被视为激光雷达的技术制高点,它比 TOF 测距方式,多了层「速度」信息,具备远距离测距、分辨率高等特点。

  与此同时,TOF 产品也在性能上追赶,据悉,1 公里范围内,两种测距方式表现差别不大。

  Mobileye 在对外宣称的原因中也说的很清楚,「第三方供应商 ToF 激光雷达的降本效果,好于预期。」

  在 FMCW 没有突破量产大关前,Mobileye 已经没有信心确定,下游厂商会为了追求稍好的性能表现,会放弃成本更低,团队已经磨合成熟的 ToF 激光雷达产品。

  览沃产品由于不规则扫描的特性,无法满足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感知需求,受此缺陷影响,小鹏 P5 主要用览沃的激光雷达来做数据补充和自主泊车,而不是作为关键的决策数据来源。

  这也指明了,除了「内忧」之外,掉队的另一大原因是「外患」,以禾赛、速腾为首的头部玩家,太能卷了。

  这对 Velodyne、博世等海外大厂,以及览沃这类国内企业,都构成了直接竞争威胁。

  禾赛、速腾清楚的知道车企到底想要什么,它们看重极致性价比,也要求落地的可靠性、稳定性。

  把两家企业的主流产品的参数拉出来就能直观看到,无论是禾赛的 AT 系列,还是速腾的 M 系列,都属于行业内主流的半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形式,采用转镜或MEMS方案,波长为 905nm,在测距、点频数上表现优异。

激光雷达大洗牌:海外大厂败北中国“卷王”笑到最后(图1)

  禾赛今年推出的新品AT512、ATX,测距能力提升到了 300m@10%,同时,AT512 的点频数是 AT128 的 8 倍,而 ATX 则是在尺寸上进一步压缩,对准了车企的应用需求。

  速腾同样如此,1 月份推出的 M3,是全球首款通过 940nm 波长,实现 300m@10% 的产品,打破了常规路线的技术瓶颈;另一个新品 MX,把尺寸做的更加精巧,高 25mm,并且产品价格,低于 200 美元。

  两个「卷王」都在验证激光雷达领域的摩尔定律——技术升级,成本下探。具体路径是「芯片化」,自研芯片,重塑收发结构,提升产品集成度。

  以速腾的 MX 为例,MX 之所以能下探到千元级别,是因为其实现了扫描、处理、收发系统的全栈芯片化重构,相较于 M1P 产品,MX 的印制电路板数量减少 69%、主板面积降低 50%,光学器件减少 80%,功耗降至 10W 以下。

  禾赛也在招股书中披露,自研芯片,让发射端驱动电路成本降低了 70%,接收端模拟电路成本降低约 80%。

  在车企不断把高阶智驾方案下探的大背景下,以禾赛、速腾为首,依然能交出高分答卷的玩家,无疑成为了合作的首选项。

  在车企反复捶打的成本空间内,如何撑起一个铸就高竞争力激光雷达的道场,变得难上加难。

  如果把近三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情况拉出来对比,可以直观看到,牌桌上的风向已经变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Yole Group 发布的车载激光雷达报告显示,2021 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主要玩家还是法雷奥(28%)、速腾(10%)、Luminar(7%)、览沃(7%)等企业,彼时禾赛的市场份额还只有 3%,市场集中度不高。

  到了 2023 年,前五位玩家就变成了禾赛(37%)、速腾(21%)、图达通(19%)、法雷奥(10%)、华为(6%),五家企业吞下了全球市场 93% 的市场份额。

  并且,海外大厂接连败退,法雷奥掉出第一梯队后,国内四名玩家禾赛、速腾、华为、图达通开始唱主角。

  根据最新财报披露,禾赛 2024 年上半年激光雷达在高阶智驾领域的出货量为 13.32 万台,同比暴涨 80.3%。

  速腾 2024 年上半年车载激光雷达销量为 23.45 万台,同比飙升 487.7%,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 3.9%,大涨至 13.6%。

  一个热知识是,头部玩家的客户早已不限于国内。国外激光雷达大厂的主场优势锐减后,海外市场成为禾赛、速腾们反哺业绩增长的舒适区。

  实际上,禾赛、速腾在海外市场的毛利率水平,高过了国内市场,这是一条新的输血曲线。而禾赛、速腾已经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禾赛则获得了奥迪、通用、福特、大众等国际品牌的认可,与旗下国内合资企业完成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合作,新合作车型将于 2025 年开启大规模量产。

  截至最新公布数据,禾赛已累计获得来自 19 家主流车企/Tier1 超 70 余款车型的量产定点,速腾则取得了 22 家主流车企/Tier1 的 80 款车型的定点订单。

  而图达通、华为之所以在近两年表现亮眼,也是因为在量产合作项目上做出实绩。

  据悉,图达通的 905nm 激光雷达产品,已经拿下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前十、新势力前五的主机厂定点,预计于明年一季度完成大规模量产交付。

  华为在两年时间内,冲进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前五。原因在于自研激光雷达产品已经上车了鸿蒙智选车型、HI 模式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此前搭载的是速腾的 M1 系列激光雷达产品,而去年年底开始,推出的问界 M9、问界 M7 Ultra、智界 S7、阿维塔 07、岚图梦想家等车型都切换成了华为自研的 192 线激光雷达。

  某种程度上,半固态激光雷达、TOF 测距方式、905nm 光源依然是短期内的技术关键词,但对于激光雷达企业而言,这绝不是安全的竞争筹码。

  把视野放远,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趋势注定是朝向远距离、大范围、高分辨率、低成本的方向演进,这是决定企业竞争实力的技术底色。

  所以,与之相对的固态激光雷达、FMCW 测距方式、1550nm 光源等技术已经在不少激光雷达企业的研究范畴内。

  比如,图达通将 1550nm 光源的激光雷达产品应用在蔚来全系车型上,禾赛、速腾都发布了固态激光雷达产品。

  有理由相信,在迈过成本、可靠性大关后,它们将会掀起新一轮主流技术路径革新。

  Yole Group 数据同样显示,10 年时间内,固态方案将从 2% 的市场份额增长至 33%,而 FMCW 测距方式,在未来 5 年内上车后,就会逐步提高市场占比。

  根据 Yole Group 预测,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 5.38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增长至 36.32 亿美元。

  向下,高阶智驾方案向 15 万级以下车型渗透;向上,L3 级自动驾驶的新浪潮,进一步强调激光雷达的安全溢价能力,或使其成为传感器标配。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同样显示,截止今年 7 月底,国内已上市销售配置(含选装)激光雷达车型数量,相比去年增长 50%,除了新势力车企,比亚迪、广汽、长城、吉利、长安这些传统车企也在加速激光雷达上车进程。

  激光雷达厂商们身处自动驾驶的激荡大局中,必须要面对车企愈发严苛的成本要求,以及纯视觉路线带来的争议。

  由此,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激光雷达厂商也开始筑高安全防线,禾赛、速腾除了着手「芯片化」的降本策略,也在更清晰的发力点上突破。星空体育官网

  禾赛在 Robotaxi 业务上提速,与中国前五的 Robotaxi 公司都达成了独家远距激光雷达供应合作,速腾则把AI+机器人,视为未来十年的发展重心。

  不过,尽管激光雷达市场不可避免地弥漫着焦虑情绪,但可以确定的是,属于属于中外激光雷达企业的竞争盘已经胜负分明,把海外大厂们逐渐赶出局后,以禾赛、速腾、星空体育官网图达通、华为为首的四足鼎立局面,将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上长期上演。

  10月9日上午,漳州高新区2024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暨新数能固态电池(漳州)产业园奠基仪式举行。据了解,新数能固态电池(漳州)产业园由 ...

  今日(10月11日),特斯拉举行“Robotaxi Day”活动,活动主题口号为“We,Robot”(我们,机器人(12 080,-0 93,-7 15%))。原定开幕 ...

  FPD-Link是一种无需许可证即可使用的开放标准。它最初由 National Semiconductor 开发,被德州仪器(TI)收购。FPD-Link IV是最新版本 ...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 ...

  “当前的半导体周期受多因素影响,汽车和工业市场也经历一定波动,这两个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意法半导体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 ...

  LTM8008 演示板、72VIN、6 输出 DC/DC SEPIC 模块稳压器

  LT1764AEFE 并联 LDO 稳压器以实现更高输出电流的典型应用

  DC1525A-K,基于 LTC2171-12、12 位、40Msps、1.8V 四路串行 ADC 的演示板

  AND8416/D,使用 CAT5132 用于 TFT LCD 显示器中的 VCOM 缓冲器控制

  LT1021CIN8-5 以 5V 电源工作在 5V 基准电压源的典型应用

  TI 图形化界面助力快速开发,这就是您想要的MSP430通用MCU!

  点评《与Atmel SAM D21/R21的相遇、相识、相知(上)》,赢温暖新春礼

  站点相关:动力系统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信息及娱乐系统安全总线与连接车用传感器/MCU检测与维修其他技术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