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常客”。从《星际战争》中的“热射线”,到《星球大战》中的光剑,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自作家和导演对未来武器的幻想,在小说和电影中制造了较好的戏剧效果。而这些幻想,正一步步迈进现实。自1960年激光诞生后,各国的科学家不惧重重挑战,开始了对激光武器的探索研究。《激光武器——从科幻走进现实》(融通传媒国防工业出版社)一书,就讲述了激光武器60余年的发展历程。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激光武器在理论上作战域很广,在要地防空、拦截导弹、反卫星、反智能集群飞行器等作战场景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具有“弹仓”容量大、使用效费比高、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现实中,激光武器是一个复杂系统,由激光器(光源)、光束定向器及作战指挥单元三部分构成。激光器是激光武器的“弹仓”,产生杀伤目标所需的激光能量;光束定向器是激光武器的“火控”单元,捕获、跟踪、瞄准目标,并实时控制激光的发射方向,将激光能量精准地投射到目标上;作战指挥单元是激光武器的“中枢”,协调控制整个武器系统完成各项作战任务。
激光武器对目标的破坏是通过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主要有光电效应、热效应和热力耦合效应三种作用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干扰或致盲敌人的光电探测系统;或利用热效应熔化烧蚀目标的外部结构、产生高温引爆目标内部的炸药;或利用热力耦合效应造成目标上的激光辐照区域结构强度降低,在压力作用下引发目标解体。
近年来,激光武器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抓紧研发和部署。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海军率先研制出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这是官方公布的第一个兆瓦级连续波化学氟氘激光器。20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启动了机载激光武器研发计划,一开始的目标是将新型化学氧碘激光器的功率提升至兆瓦级,并将整个武器系统装上飞机,从高空向方圆数百千米范围内发射兆瓦级的激光束,打击拦截从云层里冒出来的弹道导弹助推器。同时期,美国陆军开始研制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用于打击拦截近距离的战术目标,例如火箭弹、炮弹等。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就开始研发高能激光武器,也有很长的研究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就为宇航员设计了一款激光手枪,通过燃烧金属燃料提供能量,可以实现持续几毫秒的激光脉冲输出,能够近距离致盲航天器的光电传感器或敌方宇航员的眼睛。2018年,俄罗斯公布了“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其主要作战功能是干扰或致盲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多年来,各国对激光武器的研制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对高能固体激光器、高能光纤激光器、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碱金属蒸气激光器等新型光源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
该书在总结国外激光武器60多年的发展历史之外,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激光的物理机制、基本理论,激光技术的更迭换代,以及推动激光技术武器化的历史背景与技术储备。同时,星空体育APP书中还介绍了各类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不同军种、不同平台的测试与试验情况,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激光武器的体系架构,了解其样式的演进过程,把握其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
把高亮度的激光束稳定、集中地照射在目标上的特定区域,并持续足够长时间的能量积累,是激光武器毁伤目标的基本要求。这涉及到光学工程、控制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工程。正因如此,激光武器成了从概念提出到实战应用发展历程较长的现代武器之一。
《激光武器——从科幻走进现实》一书,呈现了国外重大激光武器项目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介绍了多条高能激光技术的发展路线,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激光武器,对相关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